11月3日,在成都举行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推出(下称:辰显光电)的全球首款270英寸8K TFT基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首次亮相,吸引不少与会者目光。
Micro-LED拥有亮度高、寿命长、功耗低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当天,大会举行的国家级链主企业专场对接活动一(Micro-LED产业对接活动)上,近300名行业专家、企业机构等代表齐聚,共谋产业发展。
“今年是Micro-LED应用元年。”会场内外,这句话被反复提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Micro-LED市场的营收规模已超7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15亿美元。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从商品和技术两个维度分析,将发展状况进一步具象化。
从商品角度看,Micro-LED产品正呈现出矩阵拓展模式,从消费领域到工业领域全面开花。两个数字可佐证:作为该技术今年排名前二的两大应用市场,智能手表、高端电视和商显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44%、38%。
从技术层面看,持续不断的突破颇具亮点。如像素密度上,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新发布“走鹃”微显示平台,可让彩色光机体积缩小一半。再如辰显光电推出的“幻境InviLux”纹理屏,可实现显示内容与背景纹理无缝配合,背后就是依托微纳纹理覆层技术的支撑。
在大会创新成果体验区,记者见到了这款纹理屏。开机时它呈现鲜亮画面,关机时则化身为木纹,“隐身”于墙面。
行业动向企业最敏感。多位与会代表向记者表达同一观点:随技术不断突破、产能持续落地与资本密集注入,Micro-LED正迎来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应用的关键转折,市场规模爆发在即。
资本市场也有所印证。一张2025年Micro-LED领域融资情况表显示,今年以来多个项目单笔融资额达到数亿元乃至十亿块钱,释放出长期资金市场对此前景看好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为抢占下一代显示技术先机,四川动作频频。如前瞻布局中试线,助力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生产线点亮投产;已建成包括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在内的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48个省级创新平台。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型显示产业同比增长208.7%,对电子信息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今天现场坐着的,都是入了Micro-LED‘坑’的。”圆桌论坛环节,听到主持人这句打趣话,许多人会心一笑。
现场发布的《中国Micro-LED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当前其在商品化和产业化、产业链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仍面临多重挑战。比如,关键生产制造环节是不是已经明确?TGV(玻璃通孔)企业能否进一步减少通孔后玻璃的脆性,以便于提高分辨率?
几天前,辰显光电总经理黄秀颀把产业里较活跃的各厂商集合成一张图,从材料、设备到显示屏领域,名单密密麻麻,“这说明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从‘单点突破’到‘军团作战’的生态聚合。”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于军胜有相同看法:“2005年学校成立了显示科技与技术专业,为业界持续培养人才,未来Micro-LED是重点方向。”
力量在逐步扩大。当天,来自四川、江苏苏州、湖北等地的20余家企业加入中国Micro-LED战略联盟,他们将与其他成员单位一起,以技术创新需求为核心,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助力Micro-LED技术的持续研发与应用推广。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成立的中国Micro-LED战略联盟,由辰显光电携手几十家国内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和高校共同组建。联盟瞄准一系列目标——未来三年,力争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合作圈,公司数超100家;持续发布权威的产业白皮书和趋势报告,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Micro-LED技术以其卓越显示性能成为未来趋势,但高昂成本限制了其应用,这也成为当天的另一个讨论焦点。“技术很漂亮,怎么来降低成本,让大家用得起是关键。”于军胜说。
综合现场多个主题分享和圆桌论坛上的观点,大家一致认为,随着工艺优化及设备迭代、产业协同与规模效应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将驱动成本迅速下降,而四川在这方面优势显著。据悉,目前四川新型显示产业链完善度超70%,产业配套率超45%,产业整体竞争力居全国前三。今年8月,四川还联合上海、江苏、陕西等多地高新区,共同成立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围绕柔性显示、Micro-LED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不给50条烟不让走”?知情者称一婚车被拦,新人弃车离开,律师:已达刑事立案标准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荣耀500 Pro曝光:骁龙8至尊版芯片+8000mAh电池+2亿像素主摄
余承东首晒华为Mate 70 Air线 Air/苹果iPhone Air配置对比


鄂公网安备